新闻资讯 》 新闻速递
校友活动丨港城大EMBA(中文)校友会一行访问港城大(东莞)校园,一脉相承,携手启航。
4月14日,香港城市大学EMBA(中文)校友会(简称:校友会)一行来访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简称:港城大(东莞))校园参观交流。
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大学筹建办主任郑国洪,中共东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办副主任姚家庆,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候任执行校长鲁春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候任副校长(学术)李娟教授及香港城市大学代表一同会见校友会一行。
01参访校园
校友会一行先后参观了港城大(东莞)国际交流中心、专家公寓、慢跑道、室外运动场与学术楼。在国际交流中心,学校校园发展处负责人为校友会一行详细介绍了港城大(东莞)校园建设规划。港城大(东莞)校园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腹地松山湖科学城,占地面积523亩,同时在校园周边预留200亩用地支持学校未来发展。港城大(东莞)一期校园约15万平方米校舍已建成,港城大(东莞)管理团队已于2023年11月入住一期校园办公。
校友会成员表示,首次踏足港城大(东莞)校园,大家感到十分激动。他们称赞校园依山而建,让人赏心悦目,教研轴线和生活轴线脉络清晰,有利于学生在精进学问的同时全面发展,并且充满未来科技感的构造也势将成为松山湖地标建筑。
02座谈交流
校友会一行同东莞市领导及我校领导在学术楼进行座谈交流
鲁春教授致辞
座谈会上,鲁春教授首先对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以及华南其他地区不远千里来访港城大(东莞)校园交流的校友会校友们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各位校友作为港城大的一份子,与母校的情感链接将伴随一生。如今,港城大(东莞)正在风景如画的松山湖畔筹建,我们热切期盼与港城大EMBA(中文)校友会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通过深入的合作与交流,携手并肩,共同书写新的篇章。”
李娟教授致辞
随后,李娟教授详细介绍了港城大(东莞)在广东省委、省政府、香港特区政府、合作办学各方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与支持下的设立背景、筹建历程、最新进展及办学规划。她表示,港城大(东莞)将锚定“立足创新,围绕国家所需、香港所长、扎根湾区,打造国际化、跨学科、开放式合作平台”的办学定位,秉持“两校一质、教研合一、创新无限”的办学理念,积极引入香港科创优质资源,探索粤港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并与区域大科学装置、科研机构及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多角度广维度支持东莞高质量发展。
校友会主席汪丹致辞
校友会主席汪丹表示,用“厚积薄发”来形容东莞十分贴切。他说道,一直以来,东莞都在默默沉淀、蓄势待发,近几年的发展更是让商界震惊。他对港城大(东莞)建立在这样一座年轻且富有活力的城市充满了期待。他说:我相信,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鲁春教授和李娟教授等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港城大(东莞)必将把港城大优质的学术资源、前沿的科学研究以及卓尔不群的创新创业能力带到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给社会一个惊喜!”
姚家庆副部长致辞
姚家庆副部长在致辞时表示,东莞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也是全国第15个GDP过万亿元、人口超千万的“双万城市”。香港城市大学是世界知名的国际化一流大学,也是助推优异的研究能力和专业教育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完善其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的重要引擎。同时,姚部长表达了希望校友会校友走进东莞的热切期盼,并借此机会发出了三份邀请:一是邀请校友成为东莞发展的见证者;二是邀请校友成为东莞共同发展的合伙人;三是邀请校友成为东莞发展的收获者与代言人。
郑国洪主任致辞
郑国洪主任从东莞市的视角,详尽介绍了东莞的历史进程、经济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他充分阐述了东莞市作为一个重要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进展,强调了其独特的经济模式和创新力。他表示,东莞市将持续致力于推动科研创新、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并为人才创造更多机会和平台。同时,郑国洪主任对港城大(东莞)的未来充满信心,并期待港城大(东莞)能够在各个领域给社会带来更多令人惊喜的发展。
03参访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下午,校友会一行前往中国散裂中子源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参观,先后听取了中国散裂中子源中子科学部副主任殷雯教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陈东敏教授对各自单位的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散裂中子源,校友会一行专门参观了由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共建的多物理谱仪(MPI)。在松山湖科学城,粤港合作的项目越来越多,为双方搭建了广阔的平台,通过共享资源、交流创新和合作研发,推动了地区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社会的有益转变。
校友会成员热情地表示,本次报名参访港城大(东莞)校园,不足十分钟名额就已报满,直到今天还有不少校友联系是否还有安排。谈及港城大EMBA(中文)校友会与港城大及港城大(东莞)的关系,他们说:“这是一种鱼水情。学校是源头活水,校友会是鱼儿。有水才能有鱼,有了鱼,水也会更有活力。彼此紧密相连,亲密无间!”此次参访,为双方搭建起了互联、互通、互融的桥梁,为未来的合作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和资源共享的平台,扩展了合作领域的边界,探讨了更广泛的可行性。
报读香港城市大学EMBA中文
申请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