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新闻速递

后疫情时代全球最安全的城市,为什么是丹麦首都?

  新冠疫情后,哥本哈根成为世界最安全城市。


  最近,「经济学人智库」发布《2021年安全城市指数》,从基础设施、个人安全、健康因素、新冠应对、新冠死亡率等76个安全指标对60个城市进行排名,加拿大多伦多、新加坡、澳洲雪梨、日本东京榜上有名,丹麦首都夺下第一宝座。


1634896164793711.png


  今年9月10日起,丹麦不再把新冠列为“威胁社会的严重疾病”,正式取消一切防疫限制,成为欧盟首个的恢复常态国家。


  无需戴口罩,聚会不限制人数,进入夜店等公共场所无需出示疫苗接种记录和病毒阴性结果,所有快速测试站点即将关闭,如今的哥本哈根,只有旅客入境时还能见到些许新冠的痕迹。


1634896233667886.png


  防疫限制取消后的第一天,哥本哈根一场演唱会爆满,现场五万人参与,无一人戴口罩,热闹的欢呼声在整个城市回荡。媒体评论员写道,“人们被集体的幸福所迷惑,庆祝的不仅仅是一个摇滚乐队,而是这场大流行病的即将结束。”


1634896267643685.png


  丹麦为何敢取消限制?



01

直接原因:疫苗接种率高


  此前,世界卫生组织设定了9月底,各国新冠疫苗接种人数达总人数10%的目标。


  然而,全球还有超过50个国家未达标。


  英国66%的人口已全程接种,欧盟62%,美国55%,非洲全程接种率目前仅为4.4%。


  在丹麦,近八成民众已经接种疫苗。


  丹麦人口仅为580万,12岁及以上接种率超过80%,65岁及以上老人群体接种率达96%,总人口完成疫苗接种的比例达74.1%。


  民众在采访时表示,丹麦政府的疫苗接种程序是分步骤、有序推进的,“政府根据年龄,将民众分为不同组别,65岁以上的人群为高危人群,他们最先接种疫苗;接着在学校和大学设立临时疫苗中心,接种年轻人;30~40岁的人群抵抗力最强,最后接种疫苗。”


  不仅如此,丹麦疫苗接种率还在持续提高。


  据报道,丹麦是全球疫苗接种意愿最高的国家,96%的受访丹麦人表示他们愿意接种疫苗。


  以色列也有近八成民众接种疫苗,也曾率先解封过。然而不久前,200多名前往乌克兰的朝圣者在返回以色列的时候,为以逃避入境隔离,使用了伪造的新冠检测报告——就在这些人中,发现了感染Delta变种病毒病例。目前,以色列每百万人口中新增确诊超过1200例,是全球确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吸取以色列的经验,丹麦的边境管控并没有完全放开。


  美国、加拿大、以及大多数欧盟国家的旅客,只有疫苗接种后才可以入境丹麦;没有完成疫苗接种,需要提供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之后才能入境;部分国家旅客在入境之后,还需要再次检测核酸。


1634896297841748.png


02

根本原因:对政府的信任


  丹麦人的高疫苗接种率,根源于对当局防疫政策的信任。


  一部分信任,源自民众与政府多年的互信关系。


  丹麦政府透明程度闻名国际。今年,反腐败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发布了全球最少腐败国家排名,丹麦和新西兰并列榜首;《2021年安全城市指数》的研究则证明,国家腐败越少,公民和政府越彼此信任,越容易实现城市安全。


  作为高福利国家,丹麦税收极高。为保证执政廉洁,政府规定,任何能提供有效证件的记者和民众,有权申请查阅丹麦政府各部门的报告和法规文件;只要不是涉密内容,官员的收入、缴税情况也都对媒体公开、透明;即使是外国记者,也可以拥有此类知情权。


  政府的透明,塑造了民众信任;这种信任又提供国家源源不断的收入;政府再将收入不断反哺给社会,形成保障公共服务、保证社会安全的良性循环。


1634896322817567.png


  政府在这次抗疫中的表现也十分出色。


  所有防疫决策,无论正面或负面,政府都会与民众沟通。


  去年3月11日,当丹麦首相比其他欧美领导人更早宣布封锁时,她不断告知民众,抗击流行病是个学习过程,没有完美的政策。站在台上,她对着百万民众喊话, “我们会犯错吗?是的,我们会。”


1634896351715525.png


  今年2月,政府给民众提供最新的牛津/阿斯利康疫苗。结果,奥地利爆出两名女子接种此疫苗后发生凝血障碍,一人死亡,另一人因肺栓塞住院治疗。事后,丹麦第一时间暂停疫苗,向公众致歉。


  "丹麦相当迅速、果断地采取行动,很快得到了公众的支持,也增强了公众对政府的信心",媒体总结道。



03

社会原因:群体利益高于个人


  每年年底,丹麦语言委员会都会选出丹麦的年度词汇。2020年,丹麦年度词汇是“samfundssind”,意思为“社会关注高于个人利益”,更简单些,“社区互助”。


  丹麦人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相信同胞和社区。


  2016年,文化部举行了一次公众投票,以决定该国的官方价值观,信任被确定为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许多到过丹麦的游客说,餐馆或咖啡馆外放着内有睡着婴儿的手推车很常见;夏天开车在农村地区兜风时,路边农产品小摊长无人看管,只用诚信箱来收款;在丹麦,父母可以轻易地把孩子放在无人照管的地方。


1634896371630688.png


  疫情期间,“社区互助”精神达到顶峰。


  危机早期,首相向丹麦人发出了社区互助的呼吁,“我们必须站在一起,我们需要社区精神,需要互相帮助”;很快,媒体上, “samfundssind”的使用次数从2月的23次增加到3月的2855次,丹麦人热情地回应总理的呼吁。


  私营公司购医疗设备,帮助减轻医疗服务的压力;乐高(Lego)公司为医护人员制造护目镜;私人游乐园变成了临时幼儿园,并制定了社交距离指南;米其林双星餐厅撤掉50道菜的菜单,转为12个无家可归者收容所提供意大利面。


  本着同胞意识,打疫苗变成了一项道德义务。


  “人人都觉得,要为同胞发挥积极作用,如果你没有接种疫苗,生病了,就是自己的错;如果你感染上别人了,那更是错上加错”,丹麦人在接受采访时说。


  “在丹麦,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态度:如果我们坚持规则——只要是正确的规则——这将是恢复我们个人自由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


1634896398802683.png


04

并不是完全躺平


  “日常生活恢复了正常,但并不意味着前面的路就没有危险”,丹麦卫生部长马格努斯·赫尼克表示,在恢复正常生活的同时,政府也会密切留意住院人数,持续追踪病毒演变。


  一旦疫情逆转,如有必要,政府会毫不犹豫重新实施限制措施——如果每1000名居民中,有超过10人同时感染,并且至少有3%的检测呈阳性,这个地区就会被封锁。


  过去1周,丹麦平均每天新冠确诊病例为500左右,远低于去年12月峰值时的3500例。


  对于一个580万人口的国家来说,每天500例感染并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数字;但是从新冠死亡数上看,却乐观得多。


  去年12月时,丹麦每日新冠死亡的峰值为30人左右,但自3月中以来,每天的新冠死亡数只有1~2人。


  丹麦政府并不认为感染必须清零,“长时间清零并不可能”;并且,目前死亡数字是可以容忍的,毕竟,普通流感也有死亡。


  面对疫情和新冠病毒,如果非要分出“你死我活派”和“共存派”,那么丹麦就是一个准备与“病毒共存”的国家。


  对于“与病毒共存”的国家来说,发生感染不是事,感染太多才是事。


  为此,丹麦提高了医院病床的数量,每500人就有一张病床,人均病床数远高于欧盟其他国家;针对年老体弱易住院的老人,政府推行强化接种,到目前为止,该国的72.9%的养老院成员已经接受了第三针,且政府规定,所有85岁以上的人都要接受强化注射。


  每一次灾难过后,总需要有勇敢的人先出来探探路,看看世界是否安全。


  像丹麦这样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让我们祝他平安。


1634896417856383.png




报读香港城市大学EMBA中文

申请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