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新闻速递
每天69亿废弃口罩何去何从? 澳洲:我用来修马路
2020年9月,动物学家在巴西海岸发现了一只企鹅尸体,解剖后,发现其胃里有一只完完整整的N95口罩;
阿密海滩的清洁工工作时,发现一只海鸟被口罩耳带缠绕至死;
类似章鱼躲在口罩下、海鸟口叼口罩、海豚误食口罩的新闻在过去一年屡见不鲜。
据海洋保护组织OceansAsia数据,2020年约15.6亿个口罩流入海洋,导致10万只海洋哺乳动物和海龟及100多万只海鸟死亡。
更触目惊心的是,这些流入海洋的口罩需450年才能分解,并将以微塑料的形式进入人类食物链,威胁人类自身生存。
因新冠肺炎,过去一年,全球每天丢弃约69亿个口罩——谁能想到,这些人类用来救命的口罩,变成了杀死海洋动物的凶器?这些未被好好处理的口罩最终会反作用于人类自己?
难道被用过的一次性口罩注定只有成为垃圾这一条宿命?
01
墨尔本:用口罩修马路
澳洲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 University)的答案是:当然不。
今年5月,澳洲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在《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刊物上发表文章,声称找到了口罩的「解毒之道」。
口罩虽轻薄如纸,但其中用来阻止病毒的关键材料,却是塑料,学名聚丙烯。
聚丙烯常被用于制造塑胶袋、免洗餐具/盒、吸管、手摇饮料杯、淋膜纸碗等产品,很难分解,是世界上最大宗的垃圾。
研究团队发现,这万年不朽的聚丙烯却是铺路的理想材料。
“1%口罩碎屑可提升马路强度跟硬度”,团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口罩碎屑中的PP纤维提高了再生混凝土颗粒之间的结合力和延展性,更让口罩马路比传统沥青铺面更坚固耐磨。
口罩马路还有望降低马路造价。团队表示,废弃口罩的收集、处理、消毒、运输等固然会增加额外成本,但原始材料的开采成本约为每公吨50美元,再生混凝土只要半价,能降低约30%的建筑成本。
研究团队将口罩去除金属丝、耳带、切碎、高温消毒,再与回收建筑废料的再生混凝土块混合,成功造出强度、耐用度和延展性更好且成本更低的马路。
学者预估,300万个废弃口罩可造1公里的双线道,减少93公吨的塑胶垃圾。
“这次疫情制造出太多的垃圾,每个郊区的公园和街道上都能看到丢弃的口罩,这启发了我们从循环经济中寻找解决方案,减少因疫情所衍生的垃圾”,该论文第一作者穆罕默德・萨伯里安(Mohammad Saberian)博士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表示。
目前,澳洲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正在寻求政府与业界的合作,以大规模建造和测试原型,进一步检验实验结果。
02
南韩:用口罩造椅子
在听说全世界一个月要消耗近1300亿片口罩时,金河那惊呆了,“这样必定有害环境”。
金河那,23岁,男生,南韩首尔南部义王市桂园艺术大学学生。看到垃圾桶被一次性口罩塞满后,他深感不安,想要改善现状。
得知口罩实为塑料所制,他想到了所学的家具设计专业——大量家具就以塑料为原材料。
他决定回收口罩融化并制成可以堆叠收纳的凳子。
6月开始,金河那在桂园艺术大学放置口罩收集盒,接着他又从一家工厂拿到了超过一吨的有瑕疵口罩。
为了杀死废弃口罩上的病毒,他将口罩晾晒四天,拆掉弹力耳挂和金属丝,再用超过摄氏300度的热风枪高温烘烤。
制作一个凳子大概要1500个一次性口罩,金河那成功做出上十个约45公分高的凳子。
接下来,他还将尝试用废弃口罩制作桌子和灯等家具。
南韩政府数据显示,每月全国生产至少10亿个口罩提供国内使用。在接受采访时,金河那也多次敦促政府和民间企业回收废弃口罩二次利用。
03
阿根廷 & 中国:用口罩做艺术
“这次是我第一次办展不用自己购买材料”,在医院躺了8天后,马赛洛·托莱多(Marcelo Toledo)决定收集医用废弃物,打造成艺术品,开办疫情主题展,将「痛苦化作美丽」。
马赛洛是一位阿根廷艺术家,擅长将金属打造成美丽的珠宝和雕像,曾为百老汇的剧组量身打造饰品。
去年,马赛洛成为阿根廷第一批新冠肺炎感染者,孤独恐惧的住院经历给了他大量创作灵感。
出院后,他先是用废弃口罩制作了一个14公尺长、有着阿根廷图样的巨大口罩,并将它悬挂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标志性方尖碑上,盼加深人们对疫情的认识。
接着,他又从医院和实验室大量收集新冠废弃物及相关新闻剪报,并在2020年9月开办展览。
展览中,一座大船现身现场,“展览讲述这艘船因风暴后搁浅的故事,这是对我们当下经历的隐喻,这种大流行病,是一场巨大的全球风暴”,马赛洛对路透社的记者解释道。
他也补充道,保存艺术品与材料也是为了提醒人们时刻铭记疫情带来的危害。
而在中国,口罩也成为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
去年7月,苏州第九届「创博会(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展出了一件由 117539 个剩余口罩砌成的艺术装置。
数万只口罩一片片相连成串,一串串“从天而落”,穿行口罩砌成的80 度垂帘中,仿佛置身一座巨大的迷宫。
这组由口罩“建”成的互动艺术装置很快成为现场人气最旺的“打卡点”。
“该互动艺术装置由中法英三国设计师合作完成,分为社交隔离馆、社交聚集馆两部分”,策展顾问李冠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社交隔离馆」希望让人体验远离人群的孤立感;而「社交聚集馆」则代表人们未来能战胜疫情,重新聚集。
“「口罩」这一物品已从纯粹一块纤维变成抗疫的符号”,团队介绍说,作品反映了人人抗疫的努力,又表现了中国为防疫出现过量生产口罩的情况,团队希望“透过使用剩余物资,推广公共健康,并成为受影响人士的纪念碑”。
你有哪些关于回收口罩的创意?还有哪些好玩有趣的国际动向?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城大EMBA(中文)课程预申请系统。城大EMBA(中文)国际化的课程不仅结合了世界一流的商业知识与管理技能,还汲取高度发达的香港商业文化智慧,助你寻找商业王国的新机会,快来加入我们吧。
报读香港城市大学EMBA中文
申请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