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新闻速递

马斯克一夜引爆的Clubhouse是什么?为何引发数万人疯狂求码?


四天前,马斯克在推特上预告,要在一款名为 Clubhouse 的语音社交软件上做场线上分享。瞬间,这款社交软件在国外火了。


1.jpg


下过 Clubhouse 的用户,涌去马斯克“Elon Musk on Good Time”房间,5000人限额的房间秒速爆满;


2.jpg


没玩过这款APP的,奔去苹果商城下载,结果发现,这款APP居然要邀请码。 


3.jpg


一时间,所有人都在求码。 


在Twitter搜Clubhouse,出现了大量“20美元一个邀请码”的广告;


4.jpg


eBay上,邀请码卖到了上百元;


5.jpg


Facebook上,人人都在向好友求码。


6.jpg


很快,这股资本主义的求码妖风就吹到了中国。


微博上,有人鬼哭狼嚎求码;


7.jpg


咸鱼上,一个邀请码两百多,还有很多人买;


8.jpg


知乎上,评论区人人求码;


9.jpg


朋友圈,不是在求码就是在问为什么求码;


10.jpg


更惊奇的是,马斯克直播结束后,Clubhouse 背后的技术服务商 Agora市值飙升,暴涨逾44%,创下每股 81.48 美元的历史新高。跟Clubhouse毫无关系、仅仅同名的 Clubhouse Media Group 也蹭着热点跟着股价大涨,飙升逾116%。


这个硅谷软件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掀起万人求码风? 


11.jpg


Clubhouse怎么玩?


Clubhouse 是一款主打即时性的音频社交软件,目前仅支持IOS系统。


12.jpg


在 Clubhouse ,用户可创建「公开」、「社交」、「私密」三种房间,一间房最多容纳五千人,房间内用户只能以声音沟通。 


13.jpg


房内有三种角色:主持人、发言者、观众。主持人开设、管理房间;发言者可随时抢麦;观众可举手、在主持人的允许下发言,亦可悄悄离开。 


14.jpg


房间内的主题不限,文化、职业、艺术、电影、音乐、名人演讲、专业讲座或仅仅朋友间的八卦都可开房畅聊。


15.jpg


目前这款产品仍然处于测试邀请阶段。想要注册这款产品必须有其他用户发送的邀请码,每一位注册用户只能为最多两位朋友提供邀请码。


16.jpg


聊天结束、聊天室关闭那刻,所有发送的语音对话也会跟着删除,「听后即焚」,不会留下任何记录。 


Clubhouse怎么来的?


Clubhouse诞生于 2020 年 3 月,由矽谷企业家 Paul Davison 和前谷歌员工 Rohan Seth 共同开发,并在去年 4 月上线。


17.jpg


斯坦福大学工业工程系本科,斯坦福大学商学院MBA,Paul Davison有多年互联网产品开发与创业经验。 


18.jpg


2012年,Paul Davison开发了人生第一个产品,名为「Highlight」。「Highlight」可谓初代「附近的人」,在移动网络技术还不算发达的当年,帮用户匹配身边人。2016年, Highlight被Pinterest收购。 


19.jpg


Rohan Seth 则在Google地图多年,创办过Memry Labs——一间专门帮助客户开发软件的公司。

 

20.jpg


两人于硅谷相识,认定对方为志同道合之辈,联手推出Talkshow。


在Talkshows上,演讲者可通过声音内容吸引用户、与听众互动,可谓「互动有趣版的播客」。 


这款软件直接催生了 Clubhouse。与Clubhouse相似,两者都是承载音讯内容,都具有社交属性——Clubhouse「受邀用户可加入房间」的概念,就是源自于「Talkshow的听众以邀约的身份出现在节目中」的设置。


随后,两人带着Clubhouse找到了矽谷顶级创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Andreessen Horowitz多部门对此软件赞不绝口,一手将其孵化。


Clubhouse初期使用者不到千人,多为投资者或软件从业者;自2020年3月,平台内容逐渐多样化,聊天室主题从科技扩展至政治、医疗、职场、艺术等等方面。2020年4月,新冠病毒肆虐美国,Clubhouse在矽谷爆红;5月,没有完整官网、产品甚至还未公开登陆苹果商场的Clubhouse,估值已达1亿美元。而到2020年底,Clubhouse已经在大众中流传开来。 


今年初,Andreessen Horowitz再次领投了Clubhouse的B轮融资。据The Information报导,完成1亿B轮融资的Clubhouse的估值已到10亿美元。


而这还不够。B轮融资完成,两位创始人开始考虑赚钱了。


近日, Clubhouse宣布,推出平台内容创作者的分成制度。未来的几个月,Clubhouse将测试让使用者向内容创作者付款的功能,比如打赏、房间门票或订阅费。作为规则的制定者,Clubhouse也将从中抽成。


仅用一年,Clubhouse华丽变身独角兽。


Clubhouse为什么火?


Clubhouse为什么这么火?


邀请制注册自然是原因之一。 


早期,Clubhouse的用户只有千人,都是矽谷精英、政商名流、艺人明星之辈,如脱口秀主持人欧普拉(Oprah Winfrey),喜剧演员凯文 · 哈特(Kevin Hart),嘻哈明星Fab 5 Freddy,MC Hammer等等。只有受邀才能注册时,Clubhouse帐户迅速变成了稀缺资源,成功注册者有种加入“精英俱乐部”的独特感与优越感;而当邀请码逐渐大众化时,人们又会因为害怕落伍的FOMO心态,掀起求码注册的热潮。 


21.jpg


其次,的确有一大批用户在平台上生产有趣内容。名人分享本就吸睛,多种多样的知识讲座也不乏干货。疫情期间,有音乐人在上举办音乐会,有喜剧演员表演脱口秀,有作家分享写作技巧,有媒体人讲诉采编故事,在美国最高法院前大法官Ruth Bader Ginsburg去世期间,俱乐部甚至出现了很多即时组建的法律和社会公益类的讨论房间。


22.jpg

23.jpg

24.jpg


此外,Clubhouse亦具备强烈的社交属性。Clubhouse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任何人都可以凭借精彩发言迅速获得他人关注。有用户在使用APP后写道,“开始没人知道我是谁,但我一发言完,他们就迅速关注了我,要与我私下交流”。


25.jpg


“我们相信Clubhouse的出现,能为这个世界带来积极作用并提高同理心,在人们比以前更需要对话的时候,创造新的对话方式”,希望Clubhouse真如创始人Paul Davison说,不仅暂时爆红,还能走得长久。 


在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香港城大EMBA(中文)课程主任窦文宇教授看来,Clubhouse首先给我们提供了社交媒体新思路。


如今中国已经有文字社交比如「微信」,图片社交比如微博旗下「绿洲」,视频社交比如「抖音」,有购物社交比如「淘宝」,Clubhouse所做的声音社交,或许能开阔中国社交媒体的另一片天。


其次,窦文宇教授亦从文化差异的角度上指出,西方国家人群热衷自我表现,敢于发言,「talk show」模式容易成功,但中国人偏保守内敛,不好在公众场合发声,Clubhouse模式如何与中国文化融洽,需进一步思考。 


最后,窦文宇教授对APP营销中的名人助推效应发出深思。在美国,马斯克具有强烈的助推效应,而在中国,是否存在像马斯克这般一呼百应的商界英雄?这仍有待观察。 

报读香港城市大学EMBA中文

申请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