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新闻速递

香江之都,乘疫而兴;2021,否极泰来!


香港曾经只是个小渔村,没有人能够估计到,自1842年开埠后,小港口变成了国际金融中心。尽管以往的峥嵘岁月已可忆不可追,但其间造就的艰苦、奋斗、坚忍、同舟共济的“狮子山精神”勉励了几代香港人,成为这座城市靓丽的名片。


1.jpg


2.jpg


香港挺过了1997年金融风暴、2013年沙士疫情等一个又一个历史转折点。如今,世纪疫症来袭,全球沦陷,香港沦为两岸四地抗疫最差的地区,经济重创、百业凋零、政治上风波迭起。面对逆境,港人如何继续团结互助、同舟共济、乘“疫”而兴?就让我们回顾一下过2020年那些让人铭记的香港“城事”!


3.jpg

4.jpg


一、众志成城产口罩   重塑“香港制造”辉煌

 

不曾忘记,今年年初防疫用品曾一度全城短缺,700万人抢购口罩,通宵达旦排队轮购,但即使能成功抢购,市民亦要承受数倍甚至过十倍的炒价。面对全球“一罩难求”的困境,“求人不如求己”,商界发动本地生产口罩计划,政府也推出资助计划,短短半年间,“香港制造”的口罩商由3月时的20间,膨胀9倍至现时的200间!

 

5.jpg


香港口罩厂的墨粉登场,重现了“香港制造”的工业文化。如今港产的口罩存货达到7000万个,数量供过于求,厂家为求跑出市场,不单推出多色、多样式的口罩,又在尖沙咀、铜锣湾、中环等闹市区建生产线,力求在众多品牌中建立鲜明形象。时尚的口罩在香港顿时风靡,在汰弱留强的关头,哪些香港口罩厂能够战到最后?我们拭目以待!


6.jpg


二、裁员潮来势汹汹   疫市绝境求生

 

由于疫情的影响,2020年可谓旅游、航空业“最惨”的一年。香港国泰航空裁员近万人,同時取消成立了35年的国泰港龙品牌,全民嗟叹。各行各业也陆续出现倒闭潮,截至今年12月,香港失业大军逼近26万。难怪有市民会感叹:“有工开,已经很幸福了。”


7.jpg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港府收紧堂食限制、市民也减少外出,因而令外卖平台生意大增。“外卖员”反成另类救生圈——绝境中的谋生工具。不少空中乘务员、健身教练、的士司机、商品销售员都改行去当“车手”、“骑兵”,竟然还有“扎铁佬”。


例如下面这位原本翱翔蓝天的香港空少变身地盘工人,他深谙逆境求变的道理,告别云霄之后,便很快投身于建造业。有人说,混凝土是肉,钢铁是骨架,而这能够承托重物、承受风吹雨打的钢筋铁骨,全仰赖扎铁工人用双手和血汗扎出来。“扎铁”是一种奋斗,坚持,不放弃的“狮子山精神”的外延。


8.jpg


三、零售业拒认输   “线上”救市寻商机

 

疫情之下,打工仔很愁,老板也很愁!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香港零售业经历史上“最冷寒冬”,而本港的第四波疫情更让零售业“雪上加霜”。根据政府数据,截止今年10月,零售业总销货额为274亿港元,按年下跌8.8%。按零售类别来分,珠宝、钟表等奢侈品销货价值同比下跌将近一半。


9.jpg


正值内地各家平台轮番争奇斗艳、比拼直播带货流量时,作为“购物天堂”,香港又怎会错过这一阵风口?疫情促使香港零售业重新审视业务策略,不仅开通了直邮内地服务,还加速了营销数码化转型——直播吸客成为他们的创新手法。

 

10.jpg


除了有零星的代购买手选择会在零售店内进行直播,就连本港零售巨头莎莎、卓悦也开始重心转到“线上营销”,将“直播电商”带入香港,在缩减门市、裁员的同时,两家公司还开始培训自家“KOL”(网红),并搭建了直播电商孵化器和全天候直播间。由此可见,逆市之下,香港零售业也积极寻变。

 

四、群星荟萃赴港上市 破纪录彰显信心

 

尽管疫情肆虐全球,但内地企业来港上市依旧火热,在全球经济前景不明之时,香港证券交易所将创下自2011年以来表现最活跃的一年。德勤预计,截至2020年12月31日,香港市场有145只新股上市集资大约3973亿港元,创2010年以来的新高,香港交易所成为继纳斯达克之后全球第二大交易所。

 

11.jpg


“水中茅台”农夫山泉赴港上市,超购1100倍破纪录。

 

从阿里巴巴、腾讯,到美团、小米、京东、网易,到近期恒大物业、京东健康、华润万象生活、蓝月亮、泡泡玛特等一批内地热门企业相继登场,无疑证明了香港在监管体系、投资者构成和市场运作效率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展望2021年,尽管目前全球不明朗的因素预期仍将延续,但各大机构仍对明年香港的新股市场持乐观态度。毕马威认为,在创新和新经济型公司的生态系统不断增长的带动下,港交所将继续成为来年的主要新股市场,其预计2021年香港将完成约130至150宗新股上市,全年总集资金额将达3500至4000亿港元。

 

12.jpg


五、疫情反复险懈怠   抗疫专家保驾护航

 

17年前,他在港大医学院病理学家的重地,找出了当时肆虐全港的非典型肺炎(SARS)源头——冠状病毒,成为扭转疫情的关键,自此被誉为“抗SARS英雄”。17年后,他成为香港政府防疫专家顾问团的四位成员之一,继续为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他就是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教授。

 

自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袁教授再次成为主要的研究学者之一,不时公开露面讲解疫情最新发展。鉴定新型的致病病原体、第一时间去疫区视察、为港府的防疫政策提供建议等等,他的专业扫除了公众对疫情的惊慌,他的沉稳、踏实让市民安心。

 

13.jpg


有网民就发现他每次出来讲话时所穿的衣着与03年时一模一样,整个形象可说是二十年如一日。

 

香港的抗疫英雄,还有被市民亲切称呼“竹君BB”的香港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每日下午例行的疫情新闻发布会,她向向公众新增病例数与病历轨迹信息,从2月至今几乎不停歇,期间一直默默承受至亲病危的巨大压力:一边是她放在首位的公众健康,另一边的需要照料患癌的丈夫。全民钦佩她的谈吐得体、温婉专业,臣服于这种温柔、坚韧的力量。

 

14.jpg


六、秉持助人信念   为基层送暖几十年如一日

 

抗疫之路,任重道远。与港人同舟共济的,有大人物,也有“小人物”——位于深水埗的“明哥”(陈灼明)便是其中一位。

 

走过深水埗的街头,旧楼林立,路边更是摆满铁皮档和小贩档;路过天桥底,一间间纸皮屋引入眼帘。而在通州街“北河同行”饭店的老板明哥从2008年开始,每周六都会带同义工前来为长者、露宿者派饭,风雨不改——就连八号风球也毫不例外。明哥多年来坚持向穷苦大众派饭,令他成为家传户晓的慈善家。

 

15.jpg


疫情期间,明哥坚持在疫情下继续为长者上门派饭,不过为了减少接触,派饭方式有所改变。送饭、派口罩、派棉被,明哥一件都没有落下。每次派饭后,明哥也会在舖头分享派饭行动的意义及感受,希望可藉机让年轻人多了解社区情况,也感动他们将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运用社会力量去帮助社会。

 

记者问:“如果有一样东西你想送给别人,那是什么?”

明哥答:“我希望将爱心的种子送给年轻人。”

 

深水埗的街头,除了飘着街市的肉菜鲜,还有人情味。


16.jpg


七、街坊勇挡挖掘机   挺身而出护古迹

 

在2021年即将到来之际,香港出现了“世界级历史建筑”:就在深水埗主教山的配水库的清拆地盘中,这个险些被施工人员拆除的“水缸”竟被发现是古罗马式蓄水池!而这一切,还要归功于在山上运动的老街坊——芳姐在内的首批发现此古蹟的市民。


17.jpg


她在12月27日发现工程内藏特别建筑,于是偷偷入内拍照,带着街坊前来拍照作最后留念。渐渐她对清拆感痛心,决心保护蓄水池,于是与友人前往工地希望叫停清拆,惟工人仍以挖掘机凿地,芳姐于是独自走至挖掘机前,用手拉著挖掘机零件,反被工人指骂。


18.jpg

 

“你继续嘭嘭嘭(凿地声)我也不会走!我不怕,我一定可以保住这个古迹!”芳姐用瘦弱的身体成功令机器停止钻动。目前政府暂停工程,古蹟暂得以保存,芳姐坦言感到非常高兴,“一个小小举动,成功争取!”

 

“狮子山下且共济,抛弃区分求共对”

 

回首2020年,一场百年不遇的世纪疫情,令以往理所当然的日常,忽然变得可望而不可即。尽管疫情反复、经济重创,面对逆境,港人仍旧发挥守望相助精神、同舟共济,想法设法、乘“疫而兴。


19.jpg


展望2021年,疫苗面世、白宫易主为世局发展带来变数,国际格局本已处于历史十字路口,香港势必发挥更重要的角色。正如《狮子山下》的歌词所表达正面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刻苦、坚韧去面对和解决困难:“同处海角天边,携手踏平崎岖,我们大家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现在更是迷雾遍佈,看不清前方,但相信眼前的困顿,必将迎刃而解。2021年,定会否极泰来!最后,城大EMBA课程组诚挚祝您,新年快乐!




报读香港城市大学EMBA中文

申请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