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新闻速递
香港设计、韩国首发,它如何把国产玩具卖给外国人?
香港设计、韩国首发,它如何把国产玩具卖给外国人?
您或许在商场看过这样的玩具——撅起嘴巴、金发蓝眼的小女孩“Molly”,或者露出牙齿的精灵Labubu,簇拥在货架周围的,不是小孩而是成年人。这些玩具的背后,是中国最大且增长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玛特(Pop Mart)。
作为国内最火的盲盒(Blind Box)品牌,泡泡玛特模仿了日本扭蛋的玩法,买的时候不能拆盒,付了钱才能拆开知道里面有什么,玩的是刺激与心跳、也像一种赌博。它火到什么程度?今年刚结束的双11,它的战绩高达1.42亿元,成为天猫玩具类目的冠军,超过了乐高、万代、Line Friends等知名玩具品牌。就连在二手市场,某些限定系列也能溢价将近40倍。
这家2010年成立的公司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7年后便在新三板上市:“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上市净利润三年涨近300倍,而下个月,它也即将赴港上市,公开募集23亿资金,IPO估值超过60亿美元(约395亿人民币)。
没想到,这个商业王国是源于创始人王宁的香港之旅:毕业于广告专业,曾在新浪工作的他在香港发现一家出售玩具、化妆品、日用品、文具的零售连锁店LOG-ON,他觉得类似的商业模式能在内地适用,于是萌生了创业的想法。随后,他就开始谋划开发玩具系列,并与香港专业插画师王信明(Kenny Wong)合作——亦正是这只销量占据“全公司之最”的噘嘴洋娃娃Molly的创作者,展开了“玩具总动员”的创业旅程。
香港专业插画师王信明(Kenny Wong)
(图片来源:香港01)
资源整合最优化:海外设计师、内地完善供应链
诚然,包括Molly在内的IP(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是泡泡玛特最重要的竞争壁垒。截至今年6月底,泡泡玛特运营93个IP,包括Molly、Dimoo等12个自有IP、PUCKY、the Monsters等25个独家IP,以及56个非独家IP。
这些设计均出自业内小有名气的设计师,成为品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泡泡玛特就好像一个经纪人公司,IP就像艺人,公司签下有潜力的IP形象后,包揽从制造、销售到品牌推广。
这位来自韩国的设计师Seulgie Lee深受粉丝的喜爱。
正如泡泡玛特在招股书里讲到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建立了覆盖潮流玩具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平台,业务除IP运营外,还包括艺术家发掘、消费者触达及潮流玩具文化的推广。
截自泡泡玛特于香港上市的招股书
(图片来源:港交所)
泡泡玛特风靡内地,目前海外销售的份额占泡泡玛特整体营收不到5%,但海外市场的增速远超国内,出海第一年增长了10倍。把中国玩具卖给外国人,当然不仅有这些设计师的功劳,还要归功于内地完善的产业链。公司包揽从制造、销售到品牌推广,将国内制造的潮玩运抵国外。在内地的潮玩品牌成功出海还没有先例,泡泡玛特还有哪些魔力?
不同地区不同策略:产品设计、营销策略
泡泡玛特的“出海操刀手”是一位在中国生活多年的韩国人,他是创始人王宁大学时期的同学——公司副总裁兼海外业务总监文德一。泡泡玛特自2018年开始布局海外业务,先从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这4个国家开始,目前已进入21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日韩、东南亚和欧美。公司出海的第一站,来到了文德一最熟悉的韩国:之所以选择韩国,是考虑了它的地理位置、商业发达程度,以及文化背景,例如本土的IP文化、消费者的喜好。
泡泡玛特的第一家海外门店在韩国首尔江南区国际贸易中心开业。韩国消费者对流行事物有着极强的敏感度和挑剔度,韩国发达的娱乐行业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地区有很大影响力。他们重视品牌声誉和品质,偏好本土品牌,排斥外来品牌,而且习惯在购买前,先上网看评价,并信任熟人的推荐。因此,2018年,泡泡玛特先在韩国布局了线上渠道(官方网站和电商平台),再搭建线下渠道。
而韩国的消费者偏爱手机壳,特别是带贴片的,公司便在会员赠品中加入了这款。因此,门店虽然沿用了国内开设零售店铺所形成的的标准化经验,选址、装潢和陈列等硬件上基本一样,但是服务、促销等软件上有所差别。
而在欧美市场,消费者对亚洲文化并不熟悉,合适的经销商不多,泡泡玛特则首先搭建线下渠道,铺设自动售货机。不过让人意外的是,自动售货机的机器人商店的业绩超出预期,原因在于当地的华人带动消费。还有另外一种出海方式,便是成立合资企业:2019年,泡泡玛特宣布在韩国、日本、新加坡成立合资公司,还将以法国为起始点进军欧洲市场,进一步扩大其海外事业版图。
泡泡玛特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自动售卖机。
对于手办和潮玩市场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的日本市场,出海对于泡泡玛特来说极具挑战,而且日本的二次元文化与潮玩文化属于不同类别,产品特性有着极大的差异。面对占据1.2亿人口的强大的内需市场,泡泡玛特在走出去的同时也在发掘和引进优质的IP资源。
与其他市场不同的是,日本男性对潮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不同城市对玩具的外形、色彩的钟爱程度不同。例如,东京的用户偏好怪兽外形的潮玩、大阪更偏好中式打扮,因此泡泡玛特在日本市场推出本土化程度更高的产品,例如将怪兽外形的LABUBU改良为招财猫外形,强化怪兽元素,仅在日本售卖,还有武士装造型款。
即使同在亚洲,不同国家和地区也有区别,泡泡玛特也在这一方面洞察到消费者的喜好,随后为不同的市场制定、调整适合当地文化的市场营销策略。例如,东南亚国家喜欢动物IP、中国喜欢人物形象、欧美市场,童话精灵和小怪物会比较受欢迎。
建立媒体矩阵 做本土化营销
除了基于不同海外的消费者细致洞察以外,泡泡玛特还把市场营销的重点压在社交媒体上,迎合消费者习惯,使用当地语言、宣传方式做本土化营销。因此,除了创造官网以外,泡泡玛特还进军Facebook、Instagram两大流量集中地。
而文化差异,审美与设计是出海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有时甚至会成为障碍。泡泡玛特如何应对?——先用具有全球知名度的IP来打开市场,再慢慢推出自有IP产品。具体来说,一开始,泡泡玛特会推出迪士尼、漫威形象的产品,之后再根据销量和社交媒体的反馈来揣摩当地消费者的偏好,作出相应的调整。
除了有针对全球的POPMART主页,还有新加坡、韩国、日本各自的专页。根据文德一的观察,东方消费者喜欢小而美的形象,更喜欢盲盒这类不确定带来的惊喜,特别喜欢在社交平台打卡、晒图来形成社交关系的联结。但是欧美消费者则习惯于成熟、酷炫的产品,对指向模糊的抽奖不太感兴趣,喜欢彰显个性。
因此,对于亚洲地区的网络营销,泡泡玛特会集中在鼓励消费者打卡、晒图为主。例如,在韩国Facebook主页,公司为了激励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宣传,他们的帖子达到一定的点赞数后,就可获得优惠或礼品。
在新加坡市场,社交媒体还经常针对整个收藏系列发图,不少的消费者都会在底下留言,希望能收集到整个系列。
纵观泡泡玛特的媒体营销策略,它们从视觉开始建立情感联结,先通过好的好看的图片视频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先选择文化壁垒较低的产品,接下来再推更多本土化内容,比如介绍IP的设计理念、设计背景、设计师个人,再引导到购买的体验里,推介更多的玩法当中,比如画画、改妆、粉丝之间的交流等等。
全产业链一体化:IP运营、艺术家发掘、文化推广
泡泡玛特的玩具虽小,但公司的野心并不小。创始人王宁认为,泡泡玛特是国内最像迪士尼的一家企业。他曾说,“也许再给我们五年时间,我们也许会像迪士尼一样,拥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超级IP,我们会用各自不一样的方式去孵化IP,去挖掘并把IP进行商业化。”
根据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Frost& Sullivan)的报告显示,全球潮玩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87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198亿美元,在4年间增长了22.8%倍,并预期市场规模将于2024年达到448亿美元。即使在日本、香港这些发源地,潮玩也还是个小众消费领域,给国产品牌出海的机会。出海的同时,能否引进当地的优质IP资源,培养和储备全球优质艺术家资源,才是在海外做好潮玩生意的关键。
名师点评(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副院长、EMBA项目主任 窦文宇教授):
泡泡玛特的成功离不开创始人的眼界,资源聚合的能力以及对海外市场的“本土化”再造。同时,作为国产玩具企业,它有“五年赶超迪士尼”的雄心壮志,还应在加强品牌内涵上下功夫。例如,以米老鼠起家的迪士尼,从动漫起家,逐渐构建起了以逐渐构建起了以动漫、影视、游戏、图书、主题公园等偌大的商业王国,背后代表着是一种文化内涵——或是家庭团聚、或是保留童真。那泡泡玛特那个撅着嘴巴的小姑娘Molly又代表着什么呢?
再者,泡泡玛特还可以利用现有的IP,与其他品牌进行跨界合作,推出联名商品(co-branding),实现品牌资源整合,例如服装品牌。当然,还有在品牌管理上,由于现时公司刚进军海外市场,知名度还有待提高,企业可以考虑用代言人(influencer)来扩大品牌的知名度。
中国企业常见的出海模式有什么?出海目的地应该选哪些?在后疫情时代,中国企业“出海”路上面临哪些挑战?商业策略、运营能力、对国际局势和政策的把握等等,缺一不可。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有关企业国际化的战略,快来加入我们吧!
报读香港城市大学EMBA中文
申请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