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深圳依靠香港发展。
作为改革的验田,深圳学习香港的市场模式,承接香港工厂,利用香港的资金和对外贸易的高度连接,大力发展出口型制造业。
利用开放求变的体制,深圳大量吸纳外省资金与优秀人才,逐步完善对外交通基础设施,推动高科技和互联网经济发展,成功演变成世界级产业基地。
与深圳这个生机勃勃的、具有庞大消费发展潜力的城市相比,香港制造业衰退,互联网落后,社会运动和疫情封关似乎也让流通为本的服务型经济几近静滞。
一瞬间,深圳掉过头来,成为了香港“再出发” 的重要把手。
香港过气了吗?香港被深圳反超了吗?两方角色调转了吗?深港区域化发展中,香港还有哪些关键作用?
城大(中文)EMBA带着这些问题,与湾区香港中心研究总监、曾任教香港大学及城市大学、现港府智库重要成员王缉宪教授,进行了一次深度面聊。
教授观点——王缉宪教授
王缉宪教授
王缉宪教授,北京出生,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生产布局专业,获得经济学士后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地理所,1982年开始运输地理研究。两年后派到香港大学进修并取得地理学硕士,后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理系奖学金深造并获得博士,1993年回到香港大学继续运输地理学研究及教学,并曾任系主任(2011-2013)。
2019年9月起,王博士出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香港中心暨大湾区香港中心研究总监,并任香港大学地理系荣誉副教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访问教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兼职教授,香港运输物流学会资深会员(FCILT)、香港运输研究学会理事、中国城市交通规划与研究学会特邀委员、《运输地理学》(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等五个国际知名运输学术期刊编委,世界银行中国港口城市研究顾问。
王教授还担任过法国勒哈佛尔大学(Le Havre Université)客座教授、联合国发展署(UNDP)中国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项目顾问,香港城市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研究员,参与了超过40个国内外港口、机场及港口城市、城市群规划战略研究项目的咨询工作。王教授在多个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超过百篇论文,因论文全球引用量位于前2%,荣获「顶尖交通与物流领域科学家」称号。
问:香港与深圳如今是怎么样的关系?
答:不理解港深关系,就无法看到这两个城市共生和相互嵌入发展的未来。
40年的改革开放,35年的特区建设,20多年的香港回归,深港关系从未像现在这样密切。
在内地,深圳大概是从文化上——比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务实效率观——最接近香港的城市。
在经济上,深港事实上早已构成共同体:每天有超过60万人次,跨境进出香港到澳门和广东;以常住人口计算,湾区的年人均收入已经进入发达地区的水平。
在地理上,中国四大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京津冀、成渝)中,成都与重庆的距离是330公里,北京到天津是139公里,上海到苏州是102公里,深圳福田中心区到香港中环只有40公里,而乘高铁从福田站到西九龙仅需14分钟/上述每一对城市的人口总和的差别不大,而经济总量港深这一组最大。
考虑到港深之间的距离远远小于其他三对,就会明白,如果不是目前的边界对于人流的限制(当然还有目前疫情带来的通关问题),港深之间的交流要比目前大很多!再考虑到深圳目前经济总量已经超过香港,实际居住人口已是香港的2.5倍,经济增速是香港的两倍,疫情一过,只要香港和中央政府肯放开,深圳与香港今后的关系完全可能和应该比过去密切很多!一项预测研究发现,以过去来港人数和深圳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不用到2035年,每天跨境往来港深的人流就可以上百万!
纵观全世界,相邻的边界城市并不罕见,但没有一组边界两侧相邻的城市有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和人口规模,并且在地理上十分接近。即使在同一经济体内,也没有类似的情况。
从都市发展或城市化角度,应该说港深是邓小平先生培育出的罕有品种——「两制双城」都市圈。
不理解港深关系,就无法看到这两个城市共生和相互嵌入发展的未来。
问:香港与深圳之间有哪些误解?
答:发展观的差别是造成误解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去30年, 两地的经济繁荣已经体现深港的相互依赖;但遗憾的是,至今双方的误解无处不在。
若香港和深圳想从「两制双城」都市圈的发展中获得更多好处,最重要的一步, 就是要增加理解与沟通,减少误解。
比如,深圳对香港政治有误解。
很多人认为,“香港人因为被西方长期洗脑,无法真正地实施「一国两制」,更无法与内地融合。”
而2014年10月底,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硏究所曾发表民调,电话采访了804名成年市民,得出他们对11项不同核心价值的认同程度。结果表示,在港人心中,法治和自由最重要,之后三位依次是公正廉洁、民主和社会稳定——可没有一项核心价值的比例超过半数 。
这也可得出结论,香港的核心价值多元多样,并没有所谓的最主流价值观。这与香港融汇华洋中西、强调多元包容的历史文化十分一致,这也是长期“小政府”管理体制的一个烙印。
近两年,内地对于香港政治的误解不仅存在,并且更多了。如果在香港待的时间足够长,和香港社会有接触,不难发现香港和内地媒体上的刻板印象并不一样。媒体上的香港人似乎已经变了,可实际上,香港人仍旧是香港人。
至今为止,香港的移民(即非香港出生的)人数已经下降到总人口的1/3。因此,理解香港,就需要更了解香港本地出生的年轻人。如何可以让香港更好地融入中国的发展,也主要要看这些年轻人的取向。让他们更多地在没有任何「agenda(特定目的)」的情况下到内地特别是到深圳走走看看,至关重要。
深圳对香港的经济也有误解。
许多人认为香港的经济被深圳全面赶超,在制造业离开而又没有高科技接力的情况下,过度依赖地产和服务业,已经没有未来。
实际上,深圳与香港经济上是差别愈来愈大,可并非差距越来越大。
换句话说,这两个城市在经济结构和全球经济中角色愈来愈不一样。
深圳的成功之处,是推动了高科技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成为一个以网路和电子科技为核心的制造业基地;
相反,香港GDP总值中目前仅剩下1.5%是制造业,且主要是金器首饰、手表等传统高增值的产品;九成以上的本地生产总值来自服务业,其中所谓高档服务业的金融占16%,多数都是中低档的贸易、运输与物流、旅游、商业与餐饮。
可以说,香港经济是以流通为本的服务型经济。
这就像一个是世界游泳新冠军,另外一个是帆船赛明星,两个城市处于不同赛道中。
腾讯、华为这类高科技公司的高估值,能让大家一眼看到深圳经济的成长性,对比之下,香港经济显得过气。但香港不过是一个拥有七百多万人口、1100平方公里土地的城市,让这样一个城市活好,让香港市民活好,并不需要考虑重新构造什么「合理产业结构」,而需要维护一个长期、多元的对外网络连接。
两所城市在发展观和发展阶段上也有巨大差异。
虽然在高科技方面,深圳早已领先香港,但今天很多深圳人对社会发展的基本看法与25年前港人所想类似。即是说,哪怕经济迅速起飞,人们依然坚信「(经济)发展是硬道理」。
可香港进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早有十几年,关注民生、环境、教育等社会各方面的进步,认为「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
另外,香港社会老龄化加速,而深圳刚好相反,是全中国最年轻、可就业人口比重最大的都市。因此,两个城市不论政府还是民间,在社会关注重心上会有明显不同。这也会直接导致城市服务上的差异。
港深发展理念的不同,并不是谁更先进,而是社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出发点。
问:香港与深圳之间如何融合?
答:让香港愈香港,让深圳愈深圳,对各自、对区域都会更好。
融合是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直在发生的事情。
目前深圳仍是“陌生人社会”,这也是融合可能实现的原因。“熟人社会”的日常生活更多通过道德来实现自律和他律,陌生人社会需要权威的社会规则来规范社会成员行为。一个高度法治化的社会,法规和制度能凭借其中立、公正、权威承载社会成员的普遍信任。如果深圳能够成为中国内地最法治的地方,就能与香港更接近。
深圳经济发展势头快,人均GDP逐渐跟上香港,发展观也会从「(经济)是硬道理」逐渐转变为「可持续才是硬道理」。深圳观念与香港趋同,也是融合实现的基础。
在以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三原则为基础、以长远的社会进步为本的可持续主义思维下,「融合」二字的含义还在于,「鼓励城市差异化发展」。
换言之,香港愈「香港」,深圳愈「深圳」,对各自、对区域都愈好;且区域内不同城市的发展特征差异愈大才愈好。
「合而不同」不仅仅是「包容」,更是鼓励发展本地文化。
例如,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香港特区继续其货币和信息自由流通的优势,吸引更多资金和人才,提供内地无法提供的国际化服务;而深圳以其聚集技术精英方面的优势,继续科创与制造结合,在5G环境下转化成世界级新产品。
基于城市的差异化,联作才有更多创新共赢的机会。
例如,因为广东自贸区在广州机场综保区的有利市场区位和香港在国际金融和贸易上的便利,各自成立一个项目公司(SPV),两个SPV就可以把一架中国市场的飞机以最优惠的价格卖到海外。
这种差异化连作制造出创新的服务,不仅有利于两地,也会提高整个区域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另外通过网络平台,让不同城市的医疗设备共享,为不同地方,特别是相对落后地区的患者提供相同或者差异化的服务,也是「以少胜多」的「环保+科技+公平」区域联作的可能性。
问:深港角色调转过程中,香港能充当怎么样的角色?
答:如今,香港需要与深圳相互嵌入式发展。
嵌入式发展(embedded development) 是指需要一个过渡期,让双方不同体制并行,在操作上兼容,这样可以极大化各自的优势,而不是囫囵吞枣式的“融合”,因为那样可能导致消弱各自的优势。
比如,教育上的嵌入。
深圳过去多年成为国内研究生流入就业人数最多的城市。同时,1500 万人口的深圳比起同等规模的大都市,大学的数量和学位不足也很明显。近年来,深圳在努力引进国内国际名牌大学和研究生院,方兴未艾。香港正好有多所名列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大学,把分校办到深圳去,让更多的深圳人有机会到这些大学接受教育,是个典型的双赢局面。
比如,服务上的嵌入。
深圳的产品出口虽然可能不再经过香港的港口,但在进入全球供应链过程中,仍然需要很多专业服务。而正好,金融、物流、运输、法律、贸易等等国际服务,都是香港所长。今年5月美国亚马逊「封号」行动导致很多中国内地不规范的电商跨境后血本无归,而香港正好可以为这些电商企业提供国际认证。目前最新政策,让深圳的医疗机构可以使用在香港特区政府认可的药物和医疗设备,也是这种嵌入的例子。
比如,消费手段上的嵌入。
港深消费者都可以使用各自习惯的电子支付手段,比如香港的八达通、FPS,深圳人习惯的微信和支付宝,在对方的城市购物消费甚者银行个人投资服务。
比如,供应链上的嵌入。
深港两地在全球供应链服务方面的角色不同,但同时互补性极强。
深圳作为电子产业的巨头,不仅自己走到了能够生产大量创意产品的阶段,同时也是很多产品全球化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为很多最终消费品提供零部件;
香港作为精通东南亚和一些西欧南欧国家贸易的“老牌”渠道经营者,利用语言与贸易传统,连接这些地区市场与大湾区特别是深圳产品,曾经参与程度很广很深。其中两个很重要的背景原因,就是香港的区域物流枢纽地位和过去40年港资进入珠三角投资设厂。
然而,电子商务的兴起,无形中削弱了香港作为供应链服务商的角色:庞大的中国市场所缔造的电子商务平台们,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把中国与世界连接起来。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香港供应链参与者在很大程度上被边缘化。
一个重要的原因,恰恰是在电商平台和全球供应链方面,超级企业比如美国的Amazon和中国的京东是全球供应链的链主。
香港虽然没有全球供应链链主(global supply chain master),但可能成为全球供应链宿主(global supply chain host),即在政府的帮助下,香港吸引世界级的电商网络企业以香港为中心,形成中国与亚洲甚至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进出口门户。香港身处世界最大的制造业集中地旁边,又有世界级的、为全球供应链提供服务的设施(机场、港口等)和全面的专业服务人才,未来会有大量发展机会。
问题五:香港于深圳乃至中国而言,还有哪些特殊意义?
教授观点:如果说中国有个地方可以永远讲英文,那个地方便是香港。
香港的本质是全球化城市。在香港,你能以世界最快的速度见证世界最顶尖的事物。比如日前在香港开放不久的视觉文化博物馆“M+”,从建筑设计制造,到展品内容,到展出方式都是世界顶尖,将香港文化氛围整个推高了一个水准。我相信通关之后,M+能吸引全世界游客。
香港还有一个本事:可以让西方人更理解中国。香港常能通过西方手法,表达中国文化。表达观念可能有偏差,但偏差不重要,重要的是激发西方对中国的好奇,吸引西方进入中国语境去真正了解中国。反过来亦是如此。
作为国际角色,香港是中国能与国际始终保持互相理解的中介。中国永远有扇大门是敞开的,永远有个地方是可以讲英语的,这是香港无法被取代的重要意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