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城大EMBA前沿智慧

他曾是星巴克店员,如今创造咖啡商业帝国,身价十亿美元

image.png


Todd Carmichael是一名“怪胎“,一直热衷于冒险。他在年仅十五岁时便心血来潮爬上了世界上最危险的火山之一,雷尼尔山。44岁时,他又创下了单人徒步穿越南极洲抵达南极的最快世界记录。


这位不拘一格的老板,对于他的咖啡生意他也不走寻常路。


Carmichael的公司La Colombe Coffee Roasters现在在美国六个州经营着三十家咖啡店,总部设在费城,去年收入逾九千万美元,被认为是美国发展最快私营企业之一。


La Colombe以咖啡烘培起家,自诩为第三波咖啡浪潮先锋。除了对于选豆与交易有自己的坚持,致力提供好咖啡, Carmichael 对咖啡产业的未来与科技也有独到见解。


那么,一路走来,他是如何成功建立起一个获得如此成就的咖啡帝国的?  




每个人都是骗子


image.png



人生的关键在于:每个人都是个骗子。我创办了一家估值接近10亿美元的公司,而我压根不合格,根本不配当一个企业家,我只是一个有点想法的农场小孩罢了。


“我懂咖啡豆种子,1982年我在一家小小的咖啡烘焙店找了份工作。那年我才18岁,而当时那家公司简直是弹丸之地——公司名叫星巴克。“Carmichael的第一份工作不过就是在仓库吃力地搬运着沉重的袋子,再把它们运送到咖啡机处。


那是从前的事了。那是种自力更生的、典型的创业精神。“你知道的,你要一边前行一边尝试弄清楚一些事情。我要学习商业知识和咖啡制作,而且我有点把这两样东西混淆了,或者说,我从来就没有分清过它们。”




创业时期就像成名前的落魄摇滚青年


image.png



”如果你是家族数代中第一个大学生,你对于家族里其他人来说是挺重要的——毕业之后,你不能只是去给别人做咖啡。“1986年,Carmichael毕业了,拿到了税法学位。


他觉得自己应该从事一年的税法工作,因为那是他欠家里人的,所以他的确这样做了。“不过后来我就放弃了那份工作,并且做了我能想到的最明智的事情:搬去欧洲。我需要弄清楚欧洲咖啡烘焙的秘密。我们在西雅图干的就是咖啡烘焙,但那完全是糟粕。”


image.png



“那段时间里我活得像一个摇滚明星。好吧,准确地说,是像一个成名之前的落魄摇滚青年。”Carmichael住在法国昂蒂布,在一艘狭小的帆船里过着最廉价的生活。其实基本上就相当于住在货车里,“但既然是一艘船,就已经很酷了。


Carmichael在法国写了商业计划书,在那里的所有时间都在攒钱。他从不拒绝任何一份奇怪的工作,无论是全面税务会计还是改造船用柴油发动机——与此同时,他还在他的小木船上过着游牧民般的生活。



我们要干五十年,引领咖啡新科技


image.png


“那时候,我觉得我需要十万美元来创业。”


“五年之后我攒够了钱,便打电话给在西雅图的挚友说,好了,我们要创办自己的咖啡事业了。于是我们开始讨论希望在哪个城市施展我们的抱负,而我想从东海岸起家创办公司。”


1993年我到费城的时候,费城经济正处于困境。我心想:太完美了,这就是我要找的——一个即将迎来经济复苏的城市,它具备一些酝酿一场美食复兴的条件。Carmichael每个月的生活费不到400美元,而其它的一切都贡献给了La Colombe。


image.png



Carmichael以每月1500美元的价格签订了一份为期五十年的租约,租下了现在这个名叫Rittenhouse Plaza的广场,而它已经成为了一处不可侵犯的房地产。


“当时我信誓旦旦地说,我不会失败的,但一旦失败,我将会一败涂地。如果成功,我希望获得全部收益,所以这项事业,我们要干上五十年。“而这块地当时已经空置许久,于是房东愿意签下任何租约。



image.png


Carmichael开始在罐装咖啡的科技下投注大量心血,希望改变店家提供咖啡的方式,再度掀起咖啡产业的新革命。La Colombe推出了罐装 Draft Latte,成为全球首款喝得到奶泡的冷藏即饮咖啡。说起来简单,但背后蕴含着复杂的技术——咖啡罐底部有封住的小空间装填着液态氮,打开拉环时因为压力的改变,液态氮转化为氮气注入咖啡,伴随浓密细小的泡沫冲向顶部,形成人们熟悉的奶泡口感,让消费者除了体验 Draft Latte浓郁的口感冲击外,也不需有人工添加物的疑虑,独特的口味快速席卷全美,成为销售最快的即饮咖啡。


“相对于在城市各个角落驻点,我们更想让消费者能随时随地享受到如同现泡咖啡的口感。“



13年后才开第二家店,成功属于不求快但求长远者


image.png


Carmichael一开始做的是纯粹的咖啡烘焙师,目标是为全国最好的餐厅烘焙咖啡。1994年,他找到了当时在美国最有才华的四位法国大厨:在费城开了一家名叫Le Bec-Fin的餐厅的Georges Perrier,在纽约的Jean-Georges Vongerichten,已故的华盛顿水门饭店大厨Jean-Louis Palladin,还有费城四季酒店的Jean-Marie Lacroix。


Carmichael走进大厨Lacroix的餐厅的后部说:”我是来这里为主厨制作咖啡的。我把咖啡放到他面前,没有宣传手册,也没有价目表,单单一杯咖啡而已。我们就是这么卖的。“


image.png



比起赚钱,Carmichael更加注重的是坚持提供最好的品质。以至于十三年后,他才终于鼓起勇气说:”再开第二家吧!“于是他又在纽约的翠贝卡开了一家。“当时我们心想:天哪,怪事又发生了!”


于是他又在纽约的拉斐特开了第三家,怪事又再次发生。“我们并没有庞大团队,而喜欢自己设计,一切都在内部完成,慢条斯理、不慌不忙。”


“我听过其他CEO讲的故事,但他们讲得还不够——带来成功的并不仅仅是非凡的天赋。有时要想成功还需要好运——只需要那么一两次鸿运当头。”


“刚开始时我就告诉自己,这是一场耐力挑战赛,而成功属于坚持到最后的人。我希望一直走下去,直到鼻子上戴着氧气罐、膝盖上盖着毛毯被人推走。等我真的走到那一步了,其实这份事业应该已经颇有建树了。”




“改变全世界喝咖啡的习惯“


image.png



从星巴克、蓝瓶咖啡到 La Colombe,不难看出罐装咖啡已开始突破传统咖啡替代品的既定角色,成为许多咖啡业者向消费者传达经营理念与自我突破的象征。La Colombe借由更新罐装咖啡的科技来重现咖啡的原始样貌,试图再度改变咖啡与生活的关系。


未来,La Colombe 希望能实现能自我加热的包装罐、能重现手冲咖啡品质的咖啡胶囊等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让咖啡不再受到咖啡店的地域限制,每个人都能随时享用到犹如现泡的好咖啡。


正如 Carmichael 说,他的竞争对手不是其他咖啡公司推出的罐装咖啡,每一家的产品都各具特色,并不冲突,他们真正的目标是“改变全世界喝咖啡的习惯。”也许你对罐装咖啡嗤之以鼻,但假如这样新型态的罐装咖啡与新科技能让更多人品尝到好咖啡,进而爱上咖啡,何尝不是美事一桩?希望能见证又一次的咖啡产业革命。



中国企业启示录



image.png


如今,喝咖啡成为了都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国,瑞幸的出现,给咖啡业态带来了一场革命。线上线下连接、智慧门店、智能供应链,瑞幸用技术和数据驱动,撕开了咖啡的价格外衣,在中国咖啡市场掀起了一场平价咖啡的“蓝色风暴”。


瑞幸咖啡的爆发式增长是新零售模式对传统咖啡行业的一次冲击,高品质、高性价比、高效率的产品服务是发展的内核。无论它作为行业搅局者,还是革命者,无论它能走多远,或是向何处迭代进化,人们都期待咖啡行业仍能以高性价比的产品、便捷的服务体验,更久地满足更广大用户群体的咖啡消费需求,对实现中国咖啡消费真正的“平权”就有价值和意义。


入局者们变得更乐观:精品咖啡的产业链很长,即使咖啡馆暂时开不下去,还可以转型做烘焙商,或者咖啡生豆贸易。在这个急速变化的市场,着越来越多的钱和人涌入,未来机会很多,风险也随之产生,应尽快寻找到合适的定位和方向。



#清新.前沿.国际范# #Not. The. Same. Old# 

香港城市大学EMBA


报读香港城市大学EMBA中文

申请入学